旅美杂记之三
这趟旅行是从空中开始的。 我们所乘坐的全日空nh922航班班机,已与登机桥连接,由空姐直接引导我们进入坐舱。经济舱在最后边,我和妙娟是中间前后座,将随身携带的背包放在头上的行李箱中,两件镶有玻璃镜框的工艺品,尺寸较大,行李箱放不下,空中小姐给找了个她们专用的工具箱存放了起来,看起来很安全,我也就放心了。 9:50,空姐开始向乘客示范安全带,救生衣和氧气罩的用法,10:15整,飞机开始向跑道滑行,这个过程差不多用了十多分钟。10:25左右飞机在一片轰鸣声中昂首飞向天空,迎着太阳,向东方飞去。 进入一万多米高空,飞机飞行变得平隐了,侧转头从不大的椭圆形右舷窗望出去,朵朵白云从机翼下急速掠过,从这个高度看天空,我才发现,天空是这么的湛蓝,这么的辽扩,这么的高远。 11:30空中小姐送来了午餐。在此之前就听人说,日本饭不好吃,尤其航空饭,寿司之类的点心很不合中国人的口味,且量少,根本吃不饱。有了这个先入为主的偏见,看空中小姐向乘客派饭就分外注意。这饭好像分几种,那些西方洋人乘客们,大多要的是面包和配菜之类,看到邻座我的一位中国同胞要的是米饭,配菜(生菜),一只小面包。我既不会日语也不会说英语,到了我这里,我用指点点,意思是要我左邻同样的一份。看来这是一份中式餐了,老妻和我一样也要了同样的一份。这一份饭有,一两多点米饭,一只拳头大小的面包,几片肉(什么肉没吃出来)一小块奶酪,几片生白菜,甜点心一小盒。饮料有多种:罐装啤酒,红葡萄酒,白葡萄酒,清酒,可乐,汽水,茶水和矿泉水,我血糖高,自然要的是矿泉水。在一万多米高空吃的这顿饭,是生平第一次,且吃得很饱,看来传闻不大可信。 如果按北京时间计算,到达东京成田机场的时间应该是13:10。但飞机票上标注的时间却是14:15到达,后来问我前座的一位华人朋友,他告诉我东京时间比北京时间晚一个小时,东京的14:15也就是北京的13:15。 全日空nh922这趟班机到达东京后,去纽约的乘客要在东京成田机场停留两个小时,再换乘nh7600班机于当地时间16:20飞往纽约。由于有些人是换乘,另外一些人东京就是他们旅行的终点,所以一百多名旅客下飞机后,就分散到机场的各个出口和登机口,我出示机票询问了机场工作人员,得知我们应该到33号登机口候机。东京的成田机场很大,和老妻二人遵循指示牌的引导,一路找33号登机口,平行走了一段,下楼再下楼,到了地下二层,再向前走,路很远,足足有五百多米,幸亏有步行平传带。走到头,指示牌箭头开始向上指,于是我们又乘电梯上了三层,再乘步行平传带走到尽头才找到33号登机口,这才知道我们两个人楼上楼下呈立面体整整跑了一个大圈,累了一身臭汗才到达目的地。和我们一起下飞机的几位熟面孔,却坐在那里安闲地休息着,问我们怎么才过来,不好意思说我们跑了一公里多的冤枉路,只能说谎话,说逛机场商店来晚了。共3页,当前第1页123 这班班机起飞时间为16:20,16点整旅客开始登机,我和妙娟仍然坐在中间坐位。从上海到现在,有部分坐位都不是预先订好的,好像是机场人员临时安排的。还在上海时,给我们办理登机手续的那位男士告诉我说,你们没有预订坐位,较好些的坐位都有人预订过了,问我们坐中间坐位可以吗?而且两个坐位还一前一后不在一起,我们也只好认可了。 在上海排队等候签证时,就有一些男男女女,年青和年老的人上前搭话说可以办理去美国各地的机票,并硬塞给你一些机票代办机构的订票传单。去纽约停留半年的往返机票从15.000到14.000元不等。传单我收下了不少,但不知底细,再加还没办下来签证,所以作不了决定。 签证办下来之后,我专门去了一趟上海南京西路全日空在上海的营业总部,一位日本小姐操着流利的汉语,热情地接待了我,最终我在她那里得到的信息是,去纽约半年往返机票现在还有座位,机票价为5.500左右,税为2.000,总共在7.500元上下,并且说现在就可以订票。我没马上订票的原因之一是一些国际机票代理商给出去纽约的票价在7.000元以内,很少有超过7.000元以上的,比之全日空营业部的票价就要少花500多,两个人就能省下1.000多元,对我来说这不是个小数,事实证明,后来我在南京紫燕票务中心购到的两张去纽约的机票只花用了(5.200 2.072)?人=14.544(机票价 税金),以这个价位比照全日空的7.500?=15.000就少支出近500元。 但我还是不明白,一些机票代理商(也就是二道贩子)从你全日空趸来的同等舱位机票票价,比你自家卖出的要便宜3.5%,那你售给二道贩子的机票最多也不会超过你卖给我们票价的90%,明白了这个道理,觉得有点亏。坐上了换乘去纽约的班机,和老妻虽然没坐到靠舷窗的位置,但总算坐到一起了。坐在那里我在想,我这少花的500元是不是就在这坐位好坏上找齐了? 飞机升空后我发现,机上的服务人员即不是空姐,也不是空嫂,可以说大部分是“空大婶”和“空大叔”,起码我们那个经济舱的服务员就是一位“空大叔”和一位“空大婶”,而且还是蓝眼珠黄头发的美国人。听说美国有个规距,不兴问人家的岁数,尤其不能问女士的岁数,所以我也就不能准确地判断那位空大婶的年龄了,但我可以给你一个比对参数:飞机在飞入美国境之前,这位空大婶给大部分人(除美国人外)发放了一张入境表让乘客填写,就我这外语水平根本填写不了这种外文表,请教这位空大婶,她走到我的座位跟前,不紧不慢地从上衣口袋抽出了一副老花镜,架上鼻梁一项一项地告诉我填写的内容。您,看到这里虽然说不太准这位空大婶的年龄,但就凭着她戴老花镜的份上,也应该知道我叫她“空大婶”绝不是打妄语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