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朗诵活动方案2篇
诗歌朗诵活动方案2篇 “春之声”诗歌朗诵比赛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 赞美春天、拥抱未来 活动目的 三月是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之季。一年之计在于春,作为新时期的青年学生,更应该珍惜这一年中最宝贵的时光,计划好新一年的学习、生活,不让光阴虚度、年华流逝,通过对春天等美好事物的讴歌与赞美,进而展示出我们附中青年蓬勃向上的朝气与活力;让我们咀嚼着诗歌的芬芳,使心灵得以净化、升华。 参赛对象 全校学生(新团员原则上必须参加)分为两组(高中组、中专组) 比赛时间、地点: 初 赛 时间:xx年3月14日(星期二) 地点:新阶梯教室 决 赛 时间:xx年3月16日(星期四) 地点:新阶梯教室 比赛规则 1、每班报名不少于两人 2、诗歌内容不限,时间为2——4分钟 3、脱稿朗诵 奖项设置 本次比赛高中组、中专组分别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 评分标准 1、作品主题鲜明突出,内容积极向上。 (1分) 2、衣着得体,与诗歌内容相协调。 (0.5分) 3、精神饱满,姿态得体大方。 (1分) 4、感情饱满真挚,表达自然,能通过表情的变化反映诗歌的内涵。 (1.5分) 5、朗诵熟练,声音洪亮。 (1分) 6、吐字清晰,普通话标准,能很好把握诗歌节奏。 (2分) 7、能正确把握诗歌内容,声情并茂,朗诵富有韵味和表现力,能与观众产生共鸣。(2分) 8、朗诵形式富有创意,配以适当乐曲或以其他富有创意形式朗诵。 (1分)
诗歌朗诵活动方案(2): “五四”诗歌朗诵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青春无限,让我们为今天喝彩 二、活动地点 中学操场 三、活动时间 xx年4月28日—4月30日 四、活动目的 1、喜庆中国共青团成立86周年和“五四”运动89周年,进一步宏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 2、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进一步促进朗诵艺术的发展,营造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五、预期目标: 1、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 3、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 。 1、先各班举行初赛,每班总分前三名进入决赛; 2、所选诗歌,思想内容应积极向上; 3、运用普通话,声音洪亮; 4、语气、语调适当,重音、节奏恰当; 5、表达感情准确、自然; 6、每位参赛者朗诵时间3—5分钟;(超时扣分) 7、诗歌要求背诵,能脱稿朗诵。(可以配乐背诵) 七、奖励办法 同年级评比分设一、二、三等奖: 1、高一年级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2、高二年级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3、高三年级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八、活动计划 1、4月1日—8日,制定活动方案,征求领导意见; 2、4月9日—11日,由两校的团总支书记召开各班的团支书会议,宣布诗歌朗诵会的意义、活动设想及注意事项,动员广大学生都能积极踊跃参加; 3、4月12日—18日,每位同学认真收集自己喜欢且切合主题的诗歌,并将收集到的诗歌相互交流、相互朗诵,作好准备; 4、4月19日—22日,选出对诗歌有一定的欣赏能力,有一定的文学基础的同学担任评委,在班级内举行诗歌朗诵预赛,选出三位优秀的诗歌朗诵者参加决赛; 5、4月23日—24日,各班上报参赛者名单及参赛作品;共2页,当前第1页12 诗歌朗诵活动方案2篇 6、4月25日—26日,安排朗诵顺序,确定主持人、评委; 7、4月27日—28日,定制标语,准备音响、照相机,购买奖状奖品; 8、布置会场。 九、活动程序 1、支部书记简介“五四”精神; 2、宣布“五四”朗诵比赛开始; 3、当场公布比赛结果,颁发奖状; 4、由校领导作总结讲话,宣布比赛结束; 5、活动后将优秀诗歌贴于校宣传栏供其他学生欣赏。 十、评比标准: 1、正确:发音准确,吐字清晰,不读错字,不添字,不 漏字,不改字; 2、流利:语调自然、流畅,不能停顿、忘词; 3、感情:感情丰富,情绪饱满,忠实于原作品,领会作 品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4、节奏:语速快慢得当,声音能够传达出作品意境,能 读出作品的韵味; 5、仪态:仪态自然、大方; 6、音乐:背景音乐选用恰当,与作品意境相一致。 十一、评分事项及评委 1、评分采用十分制,朗诵内容2分,选手仪表2分, 朗诵技巧3分,朗诵效果3分; 2、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然后取总分; 3、评委:各班的语文老师。 十二、活动注意事项: 1、同学们选择的诗歌形式、题材可以不限,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自己创作; 3、各班在比赛前一周上报参赛诗歌的题目和内容; 5、赛后,各班按顺序离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