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的技巧2篇
朗诵的技巧2篇 学习诗歌,朗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要朗诵好一首诗,就必须掌握朗诵技巧,如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有对比、有起伏、有变化,使整个朗诵犹如一曲优美的乐章。
例1《春晓》 这是一首格律诗,朗诵这首诗时,应该注意每个字都要吐音清晰,淌出诗的节奏。每行诗句都可处理为三处停顿: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念到“晓、鸟、少”时,字音要适当延长,略带吟诵的味道,使听众能感觉出诗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朗诵的技巧2篇 第二句要强调“好奇”,需加重语气,“奇”字的尾音要渐弱。 第三句可以结合儿童的天真、顽皮表现出来,语调轻快,头部、眼神可适当转动。 朗诵的技巧(2): 一、普通话和朗诵的关系。我把普通话比喻成大树的根,有了根,树干才能牢固在地面之上,但是有很多朋友会问,学好了普通话却没有学好朗诵,这是为什么呢。普通话其实是个咬字和读音的基础,对朗诵来说还需要体会其中气息的运用,字词的滑音,还有断句方式,文章意境的把握,甚至于配乐的结合等因素决定。如果认真学习普通话的教学书籍的话,也许问题的根本就会更深入,尤其是里面的平仄音的问题,音调的问题,在考试的时候往往对字音严格,对情感运用和音色控制就没有考查的那么细致了。所以任何一门艺术或者说技能都需要深入了解和练习,才能明白本源和专业区别,普通话很棒不等于朗诵的味道很棒,更不等于配音或者其他职业技能很强大,这点要非常明确,基础有了,仅仅是开门的钥匙, 二、朗诵的要点是什么?刚才说的比较笼统,这个问题的回答就需要细节了。首先,我们的前提是你有了说普通话的基础,那么你有没有文学修养呢,或者有没有文字的良好阅读感呢,这个是阅读量和个人修养的有关系的了。为什么这么问,因为朗诵之前必须要掌握文字的意义,甚至写作背景。怎样把文字中的景象用声音表达就成了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比如我们一般会选择现代诗歌或者古诗词曲来选材。那么我们就要深刻的诗歌中的意境,作者的创造时期,如果你的阅读感觉融入文中,才能身临其境,让你和听众在你的声音中慢慢的,静静的体会此情此景此人此事此笔落的瞬间。其次,句子的情感要有起落,和连贯,断错等明显的对比,经常说的就是抑扬顿挫,可是扬的不是高潮,挫的不是铺垫,也就效果大跌,朗诵要结合文字的理解,甚至是你自己的理解能够符合语言的逻辑,才能真正体会出这个文章中的高低起伏,感情的走向,才能让人的耳朵听出其中的主旋律,才能让人也会跟着你的声音一起共鸣。还有,个别的朋友在朗诵时候过于强调咬字,把感情和滑音,词语段落的过渡忽视了,这点有点丢了西瓜捡芝麻的意味了,注意朗诵也有他的旋律和语感,不能单纯为咬字而忘记了重要的该有的情愫。 总之,朗诵诗歌时,要注意节奏鲜明,并根据作品的基本节奏采取相应的速度。该轻快的要朗诵得轻快些,该沉重的要朗诵得沉稳、稍慢些。就一首诗来说,朗诵速度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要根据表现作品内容的需要来决定,并具有一定的变化。 共2页,当前第2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