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悟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坐在电脑旁欣赏网络文字,儿子则扒在对面的桌上做课外习题。在督促了n次,检查了n次后,他总算全部做完做对了,便哀求我说,爸爸,你和我一起去放风筝吧。 儿子不等我走近,早奔到南边的空地上,拽着风筝跑了起来。我正要指手画脚,儿子的“飞机”已经徐徐地升了起来,飞得稳稳当当,又高又飘。随着儿子手中的线越来越少,风筝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小,几缕惆怅却莫名其妙地涌上心头,越来越浓,说不清道不明,剪不断理还乱。 乖巧懂事的儿子,看我呆站在一旁,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在不远处大声喊着,爸爸,爸爸,你快过来,有问题时你好指导指导我。 我不紧不慢地踱过去,本想只当一名沉默的观众,落寞地欣赏这些飘动的风景。可终于又忍不住,上前告诉儿子,风小时手中的线就松了,你要拉紧一点儿,而风大时线就紧了,你可以适当地放出去一些。好在,全神贯注摆弄风筝的儿子,也没忘回头说,爸爸,我知道了。 我一会儿盯着翱翔天际的风筝,一会儿看看神采飞扬的儿子,恍惚间,风筝变成了可爱的儿子,儿子也变成了那飘飞的风筝。我突然意识到:十一岁的儿子,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渐渐地长大了。 我这个做父亲的,一贯自诩很称职,对儿子关爱有加,习惯于什么事情也大包大揽,并且固执地认为,尽管我很普通也很平凡,毕竟是过来人了,很愿意让他沿着我的足迹,更确切的说,是按照我为他设计好的道路前行。有时,更是不分巨细,事必躬亲,宁多勿少,宁严勿松,比如,写作业的时间由我来安排,看什么课外读物由我来选择,甚至连先写数学还是先写语文,也由我“英明”地作出决定。 现在,我竟开始怀疑起自己来了,而且这种疑惑的感觉越来越强烈,心中也无数次地问:你真的很称职吗?你真的很称职吗?曾经,担心他步履蹒跚,就整天牵住他的衣衫;曾经,担心外面雪大风寒,就不让他独自走出门槛;曾经,担心风筝断线飞远,就努力地拉紧手中的线。 孩子有孩子的心情,孩子有孩子的愿望,孩子有孩子的天空,孩子有孩子的理想,过多的限制他的自由,过多的干涉他的行为,过多的束缚他的心灵,不是一个父亲该有的平和的成熟的爱。那是一种拔苗助长的荒谬,那是一种急于求成的浮躁。看来,望子成龙的我真的错了,错得一塌糊涂,错得不亦乐乎。 无论哪个孩子,总有一天都会长大,都要走出父母的羽翼,独自面对人生的风霜雨雪,越过沿途的沟沟坎坎,向着自己的理想义无反顾地飞去。既然早晚都要飞出去,那就及早多一些锻炼,多一些磨难,多一些社会经验。父母所能做的,就是帮助他们炼就一双坚硬的翅膀,指明一条正确的方向。共2页,当前第1页12 是啊,儿子不就是那高飞的风筝吗?现在,我就把他放出去,让他自由自在地独立飞翔吧。我可以站得远远的,笑看他的奋斗他的拼搏,只在风力太大时,适当地指导一下就够了。即使栽了跟头,也没有什么要紧,或者调整方向,或者改变方法,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飞起。我相信,终有一天他会飞得又高又远的。 我想,他就是飞得再高再远,总离不开我的视线,总飞不出我的世界,因为他在放飞理想的同时,他也是我放飞的一只风筝,不是吗? 共2页,当前第2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