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与人生
即将步入不惑,蓦然回首才发现围棋在我的生命中几乎占了一半的时间,曾写过20多首关于围棋的诗词曲,对围棋的认识虽不高,但也自有一番心得。网络没出现之前,多次参加本地比赛,获得多次前三和唯一的一次冠军,代表本地参加过2次地区比赛,亦取得不错的成绩。也参加过省局举办的赛事,为本地区系统立下汗马之功。作为一个业余围棋爱好者,围棋待我已自不薄。 棋品如人品,《文学概论》有“风格就是人”之说。我不知道自己人品如何,但我喜欢激烈的搏杀,更喜欢厚重的行棋。畅快如风是我的追求,但棋路如人生旅途一样并非一帆风顺。最令我难忘的是1998年的轮岗,在城里工作14年,突然调到山区,同事们升迁的升迁,出色的出色,最起码能与家人朝夕相伴,而我却远离家人,这对我不缔于一场艰难的考验,大多数熟悉我的人以为我必定沉沦下去,更有甚者我还听到了关于我在山里疯了的传言,当有人跟我说起这事的时候,我淡淡一笑,我没想到的是,津津乐“传”的却是我曾经的“挚”友。那几年,我在城里消失了,一头扎在山区,也没心情去理会那些是是非非。很快当地的棋友慕“名”而来,我们推杯问盏,月下开局,享受人生之种种乐趣,山里闲余较多,下起棋来时常通宵达旦,那段有滋有味、放浪形骸的日子至今珍藏在我心底,不是围棋的陪伴,不是围棋赋予我坚韧的品性,很难想象,那段艰难的岁月能让人平安度过。共2页,当前第1页12 围棋的魅力在于,对等的弈局:布局失误,中盘可以扭转,中盘不慎,还有收官可以挽回,机会不是一下就远离了你,或者说围棋是一门等待的艺术,谁犯的错误多,胜利最终就属于对手,人生也是如此,我们都在等待中度日,那些犯错少的人往往能获得更多的机会就是这个道理,而西方的《细节决定成败》与围棋之理无不暗合。 围棋贵在坚持,说白了就是能善始善终做好一件事,不到最后一刻不要轻言放弃,每当局中形势不利,那种极端的隐忍,非下棋者难以领会,暗渡陈仓前的平静原来只是一种假象,而坚韧恰恰是弈者最可贵的品质,我曾经获得的唯一冠军头衔,并不是我水平最高的时候,却是我“平常心”最稳定的阶段,我没想过获得冠军,只想下好每一盘棋,该赢的棋我赢了,不该赢的棋我也赢了,至今我仍能回忆起当年攻城拔寨、所向披靡的“神勇”,这样的经历虽只有一次,却可铭记受用终身。 围棋虽称小道,其博大处亦堪警醒世人,《围棋十诀》第一条就是“不得贪胜”,做人最为紧要的也是戒贪。君不见世间纷纷落马者,多是因贪做了网中之鱼。“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你的跑不了,不是你的别强求,“拿得起,放得下”才是做人应有的心态。记得有一年去地区参加比赛,遇见一个棋风彪悍的对手,我在形势领先的情况下,为确保胜利,丝毫不为对手的寻衅滋事所诱惑,该补棋的补棋,该占先的占先,不给对手翻盘的机会,还亲自放对手的大龙后手补活,如此简明的做法比杀死对方的大龙更为“残酷”。 人生如棋,棋如人生,威震日本棋坛20年的围棋大师吴清源在其《自选百局》之《后记》中有首诗:“漫漫长途独自行,沧桑历尽到如今。回头百战感无量,棋局俱含人世情。”正是其围棋人生的真实写照,而白居易的绝句:“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随富随贫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却是乐天之至境,这是吴大师最喜欢的一首诗,我们可以从中探寻到吴大师当年在日本棋坛的那份“宁静致远”的心境,而这首佳作也是我放置案头的座右铭。 网络兴起以后,再也难得与朋友们一起手谈了,倒是网络的方便,棋友们大都在网络上一展身手,曾有过与一位老棋友背靠背地在网吧鏖战到天亮的记录,但更富刺激性的莫过于和日本、韩国的棋友一较高低,记得一个日本人跟我下了两盘后,用英语跟我说“你很厉害。”为此我戏题绝句一首:“邻邦友善我还乖,怎料床边卧个豺。但学神威如八路,斩将十万敌头来。”棋友看罢不禁会心一笑。 围棋已影响了我的半生,可以想见在我的后半生中,仍将发挥其重要作用。而日本人总结的:“得好友、得人和、得教训、得心悟、得天寿。”不可谓不透彻,我的棋友和诗友始终是我朋友当中最重要的部分,我人生的乐趣大都与他们不可分割,我也满足于围棋给我带来的馈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