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水乡行
畅游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号称三万六千顷的无锡太湖,郭沫若大师用瑰丽的诗句赞赏道:“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 鼋头渚为太湖北岸无锡境内的一个半岛,突入碧波之中,其形状似如一大浮鼋翘首而得名。它独占太湖风景最美的一角,向南望,太湖有着青岛海滨的气概,雄伟、辽阔、无边无际;向北望太湖又有着杭州西湖的明媚风光。半岛以天然山水为主,别具匠心的人工点缀为辅,修建了亭阁楼馆,回廊荷池;建有曲径磴道,从林花圃;还有寺院和疗养院等;湖岸怪石嶙峋,曲折多变。这里就是典雅精致,景色秀丽多姿,魅力非凡的鼋头渚公园,是人们观赏太湖最理想的胜地。它以“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辽阔”的无边风月,以及早中晚、晴阴雨景致各异的神奇变幻和春花秋月,夏荷冬雪的四时之景吸引着历代文人墨客和无数中外游人。 在鼋头渚公园内,我们乘上五彩缤纷的观光游览车,沿五里湖畔的十里芳径遨游。时而一倾碧波映入眼帘,时而丛丛绿叶托花神,飘来阵阵幽香;时而列车驶入树木苍翠,景色诱人的山野。山中翠鸟啼鸣,鹤群飞舞。女儿瑛瑛见到羽毛如雪的白鹤时禁不住喊叫起来:“妈,妈。你看那些鸟好美啊。” 她的这句话勾起了我记忆中的一幕:四十多年前,在故乡壮丽的歌乐山下,一群群白鹤从幽竹林中飞来舞去,自由自在地在蓝天中翱翔。当时,我看到那天高任鸟飞的情景好羡慕啊。傻傻的我想着自己如果有一双翅膀飞到祖国各地去看看该有多好。我家先生叹息道:“不知老家那些鸟群上哪里去了,回故乡时再也见不到那燕飞鹤舞的景象了,可惜,真可惜呀。” 在不知不觉中,五里湖对岸隐匿如画的远山美景消逝在身后。忽然眼前豁然开朗,烟波浩渺的太湖展现在我们面前,见到了心中久慕的太湖,我们欣喜若狂。 从太湖佳绝处到鼋头渚,是游览太湖精华部分的最佳胜地。我们站在鼋头渚放眼望去,碧空万里,微风轻拂,万倾太湖鳞波荡漾;烈日当空,几艘色彩艳丽的龙头画仿船在茫茫湖面上穿梭疾驶;离我们最近的三山小岛宛如翡翠镶入玉盘。极目远望,风帆点点,湖中岛屿似一片片绿叶飘浮在辽阔的太湖上,水天一色,令人心旷神怡。我们在湖边的亭子内观赏集淡雅清秀与雄奇壮阔于一身的太湖风光,感到别有一翻韵味在心头。 当我们逛游到“具区胜境”处,可惜太湖水被严重污染,散发出熏人的臭气。虽有人在湖边打捞清理,但打捞上岸的那些脏物——垃圾与藤蔓等全放在了游路中间,脏水四处漫流,令人恶心,使游人无法前往。我恳切地希望有关部门重视和加强对太湖环境的保护工作,消除污染,还给人类一个更美丽、更幽雅的太湖。 那天(1998年7月24日)奇热,也许太湖的夏天就是这样热吧。赤日炎炎似火烧的骄阳把一望无际的湖面照射得一片银亮,连波光都是灼人烫眼的;那一串串岛屿好似一颗颗大大小小翡翠镶嵌在波光粼粼的银湖上,非常耀眼。虽挥汗如雨,但我们在游船上观赏太湖风光,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享受生活,享受人间美景,还是感到非常的开心快乐。不久,郁郁葱葱的太湖仙岛——三山就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太湖仙岛是离鼋头渚最近的湖中小岛,它以孤见奇,以小取胜,若翠螺置于玉盘之中,林木葱茏,山径深邃,景观开阔。又似淸水出芙蓉,集秀气、灵气、仙气“三气”合一的 太湖仙岛,向人们展示着古老的道教文化和神话色彩,分洞天福地和天都仙府等景区。也许是太湖的魅力所在吧,近几年来,有关部门在绿树掩映中依山傍水,高低错落,新建了不少旅游景点。湖水清澈,幽雅清静,不愧是“三山映碧”,风景秀美的湖中园、园中园。 我们漫游到耸立着精雕细刻、三门五楼式,以云头承托朱红色琉璃顶的“太湖仙岛”大牌坊处,进入了洞天福地游览区,空中白云飘荡,好似有了进入仙岛的特殊感觉。行至古朴疑重,亭廊连结,仿造侗族的风桥建造的会仙桥时,阵阵清风徐来,给人送来欢欣的凉意;桥头杨柳依依,桥下湖面涟漪飘动,正如桥上那两副对联“过此桥是玉虚境,到彼岸非本来我”;“道是非天非地路,果真亦仙亦凡桥”所说,跨过此桥,我们晃如从人间进入了神话世界中的蓬莱仙境……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在天都仙府景区内,我们醉游了汇集我国佛教、道教五大石窟(敦煌、龙门、云岗、大足、麦积山)雕刻艺术作品精碎于一体,被人们称为“仙窟荟萃”之地的大觉湾时空艺术群。步入仿造石窟厅,眼前出现了我们曾在洛阳龙门石窟奉先寺内瞻仰过的那尊精美绝伦的艺术杰作——卢舍那大佛像。她面容丰满秀丽,两目宁静含蓄,姿态端庄肃穆,嘴角微翘,流露出对人间的关注和智慧的光芒,衣纹简洁流畅,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风采动人,令人敬而不俱。我们为唐代工艺师与现代艺术家那精妙绝伦的雕刻艺术所折服,赞不绝口。 在仿造的大足石窟厅内,我们瞻仰了那尊高大、举世无双的精彩雕像——千手观音。她结跏跌坐在莲台上,头戴宝冠,面部端庄,两手合十。另一千余只手呈园形布满于岩石上,如孔雀开屏般从上、左、右三个方向伸出,每只手都雕得纤美细柔,手里各拿着斧头、宝剑、绳索等器物,千姿百态,无一雷同。构图雄伟壮丽,金碧辉煌,光彩夺目,鬼斧神工,令人赞赏不已。还有那尊长49米,面容慈祥宁静,把释迦牟尼涅槃时的神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的彩色侧卧佛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站在那些造型精美的雕像前流连忘返,能在异乡欣赏到故乡最精湛的雕刻艺术杰作,我感到无限的欣慰与自豪。顿时勾起我对故乡的无限思念与遐想…… 在一大块空地上,有一尊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先哲老子的青铜坐像。它是仿造宋代的石雕艺术瑰宝——福建泉州清源山老君岩的老子石雕像而造。高9米的巨大老子青铜坐像,左手护膝,右手下一经卷,垂耳飘髯,目光炯炯,神采奕奕地望着东方;独具超尘脱俗,颇具仙风道骨神韵,充满魅力;他独坐石栏内,任凭风吹雨打,岿然不动,自守天下的冲天豪气令人肃然起敬。我想:这座老君铜像应是现代艺术家辛勤创造的心灵之作,更是他们智慧的结晶,我为他们用自己高超的技艺为人类文明留下雕塑瑰宝感到骄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