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山坡
山坡的高度,我想在短时间里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但山坡上的风向、风速在不停地调整着。这个山坡是城市森林公园的一部分,原来叫大公山,现在又改为三台山。其实我说的山坡还叫大公山,三台山是指三个相连的山包的整体。为什么叫大公山,而不叫其它的名字,我没有去考究,我还没有到考究的年龄。 我几乎天天感受来自旷野又必经大公山的风。“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城市的山坡有来自远古的乡村之风。如果是春天,一夜之间树头都会绿的。大公山的春天来得比较迟缓,总是在城市之风吹过之后、树枝摇摆之后,随着孩子的风筝一起羞羞答答地到来。有一年初春时节,我牵着同事的孩子上了大公山。他掐了一根树枝,突然发现树枝上有了嫩绿。他问我这是怎么长出来的。我实在不好回答。现实中有许多非常简单的问题让你尴尬,尤其是面对一个懵懂尚未开化的童子。儿童不知春,问草何故绿。——我相信袁枚不是矫情之人。烂漫儿童,自得天真。遗憾的是现在的小儿童全都成人化了。他们在模仿成人的一举一动,有的还加了许多艺术创造——这好象是从学校里学来的那些脱离现实的东西。 我的肉体一刻不停地穿梭于城市的街道、小巷,还有拥挤的广场、令人窒息的课堂。我的心灵在远离肉体的时候,它总是不辞而别,但它也不会跑远。我总能够在片山坡上寻到它的踪影。面临迟缓的心灵,肉体总是窘迫的。它总是倚在一棵树上搔首弄姿,仿佛每一个毛孔里都充满着不安。总是在这个时候,山坡上吹来一阵风,酥酥的,软软的,围着肉体打旋儿,于是我便安顿下来,静下来。 风从何处来?我伸出右手,绾起袖筒,左手竖起来,右手浸入难得的溪流。——山坡的灵魂大抵就在这清澈的溪流里掩藏了不老之身。无论城市如何繁荣昌盛,只要山坡的那边还有土地,总是要种庄稼的;只要土地没有被城市污染,庄稼里总会吟诗的声音,那是自《诗经》以来,土地里从来没有间断过的声音。这种声音在风的伴奏下,产生了音乐和音乐家。因此,最美的音乐来自于乡村、来自于土地。共2页,当前第1页12 我的右手高高地举起,不断地调整手心的方向。哦,风从东方来,来到城市的山坡。不,这风向是朝着南方的,因为我已经感觉到寒冷。原来,山坡上的风向时刻都在发生着变化,越来越迟钝的人习惯于城市的灯红酒绿,却钝化了触觉的敏感,反应要比风向变化慢。只有我常年漫步在西城,行走在山坡,寻找着心灵的栖息地,才敏锐地感知了地气的变化和风向的转变。其实每个人都能慢慢地觉察的,静静地体味的。 我的脚跟磨破了,因为我行走的时候太用力,追赶风的时候跑得太快。我还是习惯于西城漫步,而不适应于奔跑。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从城市的山坡来;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灵魂在城市的山坡上游荡。城市的山坡,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风从山坡来,又回到山坡去。如果觉得城市的山坡还值得你去走一走,那我建议你什么也不要带,最好捎一只羊,让它啃噬山坡上的野草,那野草已经很长很长了。 共2页,当前第2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