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华东五市行(四)
一、同里水乡 这里的一切都是水做的。女人的皮肤是水做的,柔柔的,滑滑的,仿佛能掐出水来;男人的声音是水做的,说话跟唱歌似的,轻轻的,软软的,让人听着每个毛孔都舒坦;老人的心肠是水做的,那么和善,那么体贴,无微不至,亲切可人;流动的空气是水做的,清新、澄澈,沁人心脾,让人想把它们全都吸进肺里,带回到水乡之外;一切天籁也是水做的,树上的鸟啼,河里的鸭唱,岸边的犬吠,桥头的鸡鸣,都是如此细腻、流畅、轻柔、雅致。 哦,同里—— 你是朝晖里洗去铅华的少妇,闲适而恬淡的坐在河边早妆。看啦,那飘于河面的垂杨柔柳,不就是你瀑布般的长发吗。 你是雾霭中尽情沐浴的荷花仙子,你的身影倒影在万千面朦胧的镜子中,娥眉淡扫,粉面含羞,若隐若现。任天地亲吻你柔嫩的肌肤,外人却难以看透你神秘的尊容。 你是夕阳下悠然沉思的怀春少女,纵有千种风情,万般蜜意在胸中涌动,你也绝对不显山不露水。你含蓄、内敛的气质,除非我东方女子绝不能有此特殊神韵。 二、杭州西湖 下午,随游船在西湖上飘荡,暖湿的微风带着荷香迎面的吹来,远处好一幅壮观的“长虹卧波”图啊。一位同行的老者却告诉我,那是“断桥”。我知道,“断桥残雪”是西湖最美的景致之一。古人有言:“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可惜我们来得不是时候,既没有冬季的银妆素裹,也无雨天的烟雾迷朦,更无月夜的光影婆娑,在夏天骄阳似火的下午,我们肯定无福消受断桥的绝美之景了。但发生在桥上的那个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却久久在我心中萦绕,挥之不去。那个一身素白的女子,飘然从天而降,抛却“妖界”的富贵与繁华,只为一个“情”字,甘愿忍受非人的磨难。难道不是因为有了她,断桥的残雪才更显纯洁,更有诗意的吗?不远处,是巍然挺立的保俶塔,它窈窕高耸的外形,让人真不愿相信,塔下曾经埋藏过一位忠于爱情的魂灵。如果这塔里真住过一个专破坏人幸福的法海和尚,我倒真希望这塔如鲁迅所写的那样“倒掉”。可眼前这遭人非议的塔掩映于林涛碧海之中,着实美丽无限。不得不让人感慨万千。 “真正的长桥却不长,此为西湖之特色:断桥不断,长桥不长。”导游的话,拉回了我的思绪。纳闷之余,我最想看到的还是杨万里笔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胜景。当导游告诉我,前面就是当年杨万里为林子方送行的净慈寺时,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巴掌大的荷塘,在诗人杨万里的眼里竟有无穷碧绿,我不得不惊叹于古人宽阔的眼界,辽远的心胸,大胆的夸张手法和神奇的想象力了。共2页,当前第1页12 漫步苏堤之上,想起白居易的那句“绿杨荫里白沙堤”,看看满眼杨柳夹岸,湖波如镜,顿觉神清气爽。这白堤之上,人流如海,笑声似潮,一群黄头发、蓝眼睛的留学生骑着自行车,快乐的练“慢骑术”,因为要在密如蚁群的游人中寻找自行车穿行的空间,还真不容易。可他们把惬意写在了脸上,我想任何一个西方国家的任何旅游风景区,都不可能有西湖这样的人气。更多的游人,一边自由的散步说笑,一边给这些骑车的年轻人送去赞叹声或掌声。偶尔低头细看,这白沙堤却并无白沙,“沙堤”裸露在外的肌肤全是黄泥,令人不免有些遗憾。 接下来的游程,从花港观鱼——花木扶疏,锦鳞游泳;到柳浪闻莺——柳丝飘舞,莺声清丽;到曲苑风荷——曲苑迂回,风荷妖娆;最后到龙井问茶——龙泉清澈,茶香甘冽。无一处不叫人留恋忘返。特别是在西湖龙井茶庄,疲惫干渴的我们,欣赏完底蕴丰厚的茶道表演,听听美丽又善解人意的西湖姑娘,用泉水般清脆的声音一番介绍,再品一壶沁人心脾的西湖龙井,顿觉宠辱偕忘,疲倦全无。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瘦西湖的美,实在不是我这苍白的文字所能表达的。回望游船如织,游人如梭的西湖,我又有一丝担心,但愿西子湖畔的人们,不会为了某个“总值”的飚升,而让她变衰老,变丑陋。 共2页,当前第2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