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醉神迷泸沽湖
很小的时候,通过我所热爱的地理课,就知道云南边陲的泸沽湖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听说过在那里生活着神秘的摩梭人,是闻名世界的女儿国。于是心存向往,想要领略泸沽湖美丽的风光,感悟摩梭人独特的文化。不想这个机会竟然在我等待了几十年以后,真的在初夏时节突然降临,让我得以圆了梦想。 在看到泸沽湖的第一眼之前,我设想过很多种场景,无外乎清澈的湖水,周围是茂盛的草场,有野鸟悠闲地踱着步子。我从来没有想到过她会是在群山环绕之中的一汪湖泊,我全然忘记了她是生存在高原之上,遗世独立的一粒明珠。 到达泸沽湖的时候,天气很阴沉,风也有些瘆人。太阳若有若无,似乎很羞涩又似乎是很不情愿地在云彩的空白处投下了斑驳的亮点,映照得小片的湖水呈现出湛蓝色。而站在山头上远远望去,大片的湖水是沉静的灰色,带着一种浓郁的忧伤。对面远处的狮子山,也叫美人峰,是摩梭人热爱的神山,此时也静静地卧在湖水旁,似一个默契的情侣与湖水寂静相守。一直觉得,山与水是不能分割的,有山无水,少了灵性;有水无山,少了伟岸与格调。而这里的神山与湖水,天然的就是一个整体,不能割舍。 同行的朋友告诉我,秋天来临时的泸沽湖是最美的,层林尽染的山峰,蓝得洁净如玉的湖水,飞翔的海鸥,人行其间,如同走在没有边框的图画之中。而我这一次的来访,显然让泸沽湖没有准备,她显得很慵懒,很安静,没有调动所有的激情来欢迎我。我却以为这份安静正是我所需要的,这份明媚之外的忧伤,正是我所期盼的啊。 站在湖边上,近距离地感触泸沽湖,与从山坡上俯瞰她,截然不同。眼前的泸沽湖突然宽阔了,变得浩淼起来。而先前的那份安静,此时也躁动不安了,是我惊扰了她的梦境么? 晚风乘着浪花,席卷而来,扑打着脚下的岸堤。一层又一层的浪,由远而近,竭尽全力地追赶着,就像追逐着一个梦境的行者,那么执著,那么深情。岸边停靠着的几艘小木船,随破浪起伏,在傍晚的天光下,显得格外冷清与寂寥。冷风穿透了我单薄的衣衫,让我情不自禁地打着哆嗦。 朋友说泸沽湖近旁的几个客栈,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今晚要带我们住进泸沽湖中间的小岛上。于是我们来到了位于泸沽湖腹地的里格岛,住进了达吧旅行者之家客栈。主人达吧,是一个高大英俊的摩梭族小伙子,热情好客,风趣幽默。他开的客栈很有名气,自己开设了网页,还加入了越野俱乐部,经常开着自己的三菱吉普参加越野活动。 客栈临水而建,全是摩梭人惯常住的木楞房。温馨的黄色灯光下,一本本介绍泸沽湖、摩梭人的书籍,仿佛张大着眼的孩子,等待着我揽它们入怀。一棵许愿树上,挂着众多游客留下的真情留言,散发着久远的光辉,昭示着一颗颗渴求宁静、盼望真爱的心灵。 卸下行装,用过晚餐,顺着岛上的青石板路,慢慢地走进泸沽湖的深处,心静如水。岸边,一株株柳树,妩媚多情地来牵扯我的手臂,不料我的眼光却与湖水中的朵朵白花交汇缠绵。那一朵朵清雅的小花,各自有一根细细的嫩茎托着漂浮在水面上,随波浪一荡一荡,惹人怜爱。我蹲下去,仔细观察那花,像极了匆匆一现的昙花,只是花朵微小,且又生活在水中,问朋友,才知道叫海藻花,只生活在这清澈无比的泸沽湖中。放眼望去,果然,沿着青石板岸堤的水域里,星星点点,朵朵洁白,摄人心魄。原来,也只有这水,才能有这样的花。 岸边,很多原木的座椅,供你随时歇息。但是因了这花的清雅与惹人爱恋,我却坐在临水的一座小栈桥上,想像自己也滑进清凉澄澈的湖水里,与这花为伍。而风,不解我意,一味地寒冷起来,逼迫我不得不起身再去寻找一条路。很多时候,难道不是这样么?你想做的事情,旁边总有人会惊讶,会劝阻,会设防,不让你去爱,甚至,不让你去恨。共3页,当前第1页123 朋友找到我,说要带我去拜访真正的摩梭人家。朋友是丽江人,因工作的关系,与岛上的摩梭人几乎都成了朋友。我们走进了拉克家屋,拜访了当家人杨六斤大姐。 拉克家的祖母屋里,火塘的火苗燃得正旺,我们主客按照顺序围着火塘坐下来,听大姐阐释着摩梭人对于生命的热爱,对死亡的豁达,对生离死别的坦荡胸怀。 祖母屋是摩梭家屋最重要的构成部分,融汇了整个摩梭文化的精华,是每一个摩梭人生、老、病、死以及人生在世最重要礼仪(成丁礼)的所在地,也是所有重要家庭活动(饮食、款客、议事、祭祀、敬神等)的场所。母屋与家屋的门框极具特色,它的顶部相当低,门槛却又特别高,令人不可能大摇大摆横冲直撞,必须低头鞠躬,才能进入母屋,充分体现出摩梭人对母屋的尊崇。因此,整个摩梭社会的文化结构,可以称作“母屋社会”或者“母屋文化”。 盛装的杨大姐,脸色健康红润,谈起话来,神色坦然,毫不扭捏。她的家人,妹妹、弟弟、儿子、侄子,还有她的男朋友,都围拢在她的周围,大家都是欢欣的,脸上呈现出祥和的、平静的光泽。杨大姐说,摩梭人,男女之间,在平常的劳动、节日中相互有了感情,大多会实行走婚,也就是汉族人说的“谈恋爱”,就是男方晚上走到女方家里,与心爱的女子相会。走婚之前,男方会携带礼物,到女方祖母屋火塘敬锅庄。 走婚最讲究感情,最尊重真情。女方怀孕后,男女都不得再与别人走婚,除非感情淡薄,双方分手。孩子出生后,要摆满月酒,确定孩子身份,让村民祝贺孩子诞生,公开走婚关系,男子就可以白天在女方家帮忙,晚饭后到女方火塘边聊天。此后,男女家屋便结成亲戚,谁家有事都去帮忙。孩子从出生、成丁礼、春节,到父亲去世,都有父子间的责任。 走婚的男女不存在共同家庭与财产,各自与自己的家人生活在一个家屋里,互相关爱,团结一心,从来没有什么纷争。女人承担着生育孩子的重要职责,是传宗接代的根根。有女儿,就意味着家族兴旺。故此,有“妇女是根种,缺了就断种”“无男不愁儿,无女水不流”的谚语。孩子都跟随女方生活,女方家里的所有成员都有义务抚养孩子。男人不是以丈夫的角色出现,而是以舅舅的身份承担着养育侄子侄女的任务。舅舅在家里的地位也很高,有“舅掌礼仪母掌财”之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