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感言之一:走进红袖的日子
走进红袖,缘于无迹姐姐。那时,我的写作正处于一个非常矛盾的时期。 在聊天室混久了的我,自知既无半点音乐天份也无丝毫出众的嗓音,加上乡音浓重分不清前后鼻音先天不足的缺陷,便甘心情愿地在朗诵房间的聊天室里做了近半年的听众。偶然也会将自己写出来的文字贴在文学论坛,但其点击率简直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看着一个又一个的网络写手的文字被人回复,听着这些文字由无声变为有声,而再看看自己的文字如入冷宫般无人问津,不禁有些伤感,有些黯然…… 难道,儿时的文学梦,从此难圆? 此时,无迹——这位亲切而宽厚的姐姐告诉我网络还有另一片文学天地,它的名字叫红袖添香。她还告诉我,在这里最好的就是写出来的文字有人审核,写得不好的文章根本就不可能被通过发表出来。 连忙复制了无迹姐姐发过来的网址,当电脑屏幕上的页面刚一打开,便被红袖主页的清新淡雅深深地吸引了。也看到了无迹姐姐在红袖添香的《无迹文集》,那精致而漂亮的界面,那和书本一般无二的目录,那点开一个窗口便能看到自己所有文字的愉悦感,都让我感动莫名。于是,基于本性中不服输的因子,我便决定要在红袖也拥有一个自己的文集。 在红袖的注册过程中、在红袖发出第一个贴子的时候,无迹姐姐都在耐心地指点着我,我也兴冲冲地把自己半年多来所写的几篇文字搬了进来。 或许是第一篇散文《感受幸福》太容易便通过发表的原因,不禁窃喜红袖原来也不是太严格。 或许是第一篇古体诗《浪淘沙•晋阳相见》便无数次的退回修改,我记住了这样一位严厉无比如同杀手模样的编辑:月隐寒霜以及他的古诗词。 或许是这退了无数次又修改了无数次的《浪淘沙•晋阳相见》终于通过发表,我记住了名字和诗一样美的编辑潇湘妃子。 后来,每当一篇文字被编辑审核通过,心里的满足和欣喜是无法用更准确的文字来形容的。而那些期待通过审核的日子,则是一次又一次的点击和刷新自己的在红袖的页面。 记得那一天,我在红袖所发的文章形成了自己的文集,不禁欣喜万分地开了瓶53度的汾酒对着电脑独酌独乐,吓得儿子拍着我的脸不停的问:“老妈,你傻了不是?可别吓人啊。” 此后的日子,便深深的恋上了这里,也因这日复一日执着而近乎于狂热的迷恋,儿子曾这样说:“如果红袖添香能下载,肯定咱们家的饭桌上天天是这道大餐。” 红袖,我庆幸自己推开了你的门扉…… 二、我的文字有人评 2005年12月5日的夜晚,按捺不住起伏的心潮,我点开红袖的文集,接着又点开所有的文章…… 这一天,是我进入红袖整整三年的日子。 整整三年了,无数的夜晚就在键盘轻敲中度过,我对着红袖倾吐着心中的情感,走路的时候,红袖在我的身边;吃饭的时候,红袖在我的眼前;睡眠的时候,红袖无数次翩然入梦。 如今,一入红袖三年有余,尝试着把自己的文字做一个点评,才发现杂乱无章的让人无法入目。那一刻,第一个直觉就是想把2004年12月之前所有的文章全部删除,第二个想法是把2005年9月之前的文章全部修改,第三个念头是重新注册一个名字让琴韵秋水的id连同三年来的文字就此锁定。 回想自己初入网络跻身于众多的网民之间后,便开始在各网站和聊天室的论坛间游移着飘浮着,人云亦云地发贴跟贴,唾沫横飞评点着菜鸟们的文字,沾沾自喜地满足于别人的一声尊称:“总斑大人好。”“作家姐姐好。”也便心为之喜,眉为之飞。于是乎,十指敲击键盘时的随意和散漫便养成了一种难以纠正的恶习,便学会了不经大脑不假思索不做校对不做修改而任意涂鸦随意拼凑的文风;便给自己写字时的粗糙浅薄以及乏味找到一个最为合理的托词——灌水。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从打开红袖添香主页的第一天,我便真正明白了文学的殿堂上确实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在浩如烟海的文学长廊里,自己曾经沾沾自喜用来夸口的文字根本就是不得其门,始终是在文学的门外徘徊。虽说因了工作中长期打字的习惯没有出现过标点符号输入法的错误,但就文章的内容被退回的文字让我开始了认真的思考…… 散文是什么?诗歌是什么?小说是什么?杂文是什么?剧本是什么?歌词又是什么?所有的这些文体,难道仅仅是文字的堆砌吗? 不是,绝对不是如此。 中华文学的伟大正在于它的思想性和它的传统性。在于它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传承。在于它有着让人感动让人奋发的魂。在于它永恒的生命力。 无言地点开在红袖的第一篇散文《感受幸福》,点开被无数次退回又重复投稿无数次的第一篇古体词《浪淘沙•晋阳相见》,点开第一篇小说《最怕受伤的是心》,点开来自红袖的编辑岸芷汀兰发来的第一个指导七律的短消息,心里的感觉真如打翻了五味瓶…… 我的文字有人评,在这里,在红袖。 三、我的感动对你说 走进红袖,我有许多的感动,但很多时候,无法用言语和文字表白。 三年多来,近三百篇的文字,牵动着我的心,而这些经过红袖编辑审核通过的文字,又让我对红袖的编辑们充满了深深的感动。在这些通过审核的文章后都有一个责任编辑的名字,虽然,我从不认识他们,但我熟悉给我审核过文章的编辑的文集。 一篇散文写出来还好说,无论好坏基本上能以c级发表,因此被退回修改的时候不多,但诗歌类便感到困难重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所写出来的诗能通过发表的往往都是修改过至少二次以上的。 茫然无措间,我记起了第一次退我文章的月隐寒霜,而在他的文集上方,赫赫然有他的qq号码,于是,我找到了他。一位我猜测应该有个五六十岁的老学究而实际只有二十八岁的青年,在我们近一年的交流中,他告诉我了诗歌之外的是文学的精要所在,也告诉我:“散文绝对不可以写成随笔,诗歌绝对不能与散文混淆,而小说则要有许多的生活来积淀,杂文,则要立意深,驳论准,语不留情词,要有充分的理论性,绝对不能随意而为之。要心中有景,心中有情,笔下有词,文中有魂,要学会为自己的文章创造一个情景,要认真地对待文字并且理解每一个字的涵义……” 在向月隐寒霜学习的过程中也有了一些诗歌之外的交流,而正是这些交流,让我知道了红袖添香网站和红袖添香编辑在文字之外的付出,在这些交流的过程中,比较明显的便是我所写出来的诗歌被直接退回的情况几乎没有了,而b级的诗歌也渐渐多了起来。 在我走进红袖的日子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