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南平二中(现称剑津中学),进大门不远处右边有一亭,那就是宋碑亭。宋碑亭南面是一两米高的驳岸,驳岸下是路面。观宋碑不能从正面进入,而要从碑后转向碑前,碑前空地较窄。该亭为1984年南平市政府为保护宋碑而建,亭里装载着南平先人重教化育人的故事。
宋碑亭内的这块碑在二中校园内站了近千年。
北宋天圣三年(公元1025年)南剑知州曹修古建学馆,南宋建炎初(公元1127年)学馆焚于兵祸,绍兴乙丑年(公元1145年)重建,南宋丁卯年(公元1147年)峻工并立碑记其事,题为《南剑州重建州学记》,距今860年,宋碑亭内屹立的就是这块碑。当年重建的州学因年代久远,几经战乱早已荡然无存,现西山头是找不到原州学的丁点痕迹了,惟石碑历时八百余年尚巍然屹立成为历史遗迹。1961年福建省人民委员会将其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剑州重建州学记》碑以黑色页岩为料,圆首篆额,高3。15米,宽1。64米。碑底奠有石龟趺基座,气势伟岸俨然,碑额双行直下篆书“南剑州重建州学记”8字。碑文楷书,直下计28行,满行49字,全文共1113字。文字面积占碑面的68%,碑记由北宋宣和年间进士,显漠阁待制张致远撰文,进士出身的抗金志士罗荐可书写。碑额用篆书,显得清秀典雅,正文楷书字体,工整遒劲,特具功力,刻工精致翔实。
附碑文全文如下:
南剑州重建州学记
延平郡治,当七闽之冲,而旧学跨西山,特踞形胜。九龙、双旌、演仙、文笔诸峰,皆秀拔摩云,环顾如列屏障。建、剑二水,会而南流。风雨晦瞑,神物吼跃。潭静天开,想紫光犹隐隐牛斗间。异时,伟人辈出,其冠巍科、跻膴仕,术业足以师世。循良忠烈,足以动宸极,而猒绅笏者相望也。
建炎初,溃军突至,一昔灰烬,遂夷为阅武之场。顷岁改卜,乃喧卑近市,故老不以为便。遭时右文,圣天子优游翰简,亲写经传,从师臣之请,攽石本于四方。银钩凤翥,灿焕星日,所以幸多士者甚渥,爰建杰阁而珍藏之。于是,人益以学宫为弗称,而复故之议决矣。太守宋城路公採,参订舆论,慨然有意乎此。会漕使行郡,乃以教授陈师孟所与士子之隶业者,合词以请,得缗钱几二千万。经始于绍兴乙丑之秋。凡是,胥占规橅罔不善,抡材选工罔不精。路公改除,而太守大梁郑公椿年以贤相家风,治先教化;下车未几,棠阴昼静;熊轼戾止,趋工罙峻,故期而告成。殿阁堂庑,雄丽轩豁,十斋南向,窗几明净,虽筦库湢室,皆视昔为逾侈。严严翼翼,人以溪山之胜、轮奂之美,炎州所未见也。
岁在丁卯夏六月庚申,教授率生徒入新学,舍菜于先圣,升降赞拜,观者咸说。越日,公即而落之,以书抵致远曰:“乡校成,不可以无述,且闻有宿诺矣。”致远自束发已,游息于斯,固尝惜其废而幸其复,敢辞不能?永惟三代而上,言治者本教养之诚,而庠序因以设;三代而下,存学校虚名而亡教养之意。战国并争,处士横议,郑欲毁乡校,而秦遂焚诗书。汉兴,诸儒自以经籍相授,素木瓠叶,行礼于私家。至公孙丞相,甫为之制,其察于二千石者,皆诣太常受业,乡里无素养。厥后,议者谓:“孔子布衣,养徒三千,今天子太学弟子少。”即增员如其数。东汉之季,太学生至三万人。终唐之世,六馆为盛。盖郡国不皆立制度,而教养之法废;徒眩众饰时,为目前具耳。独文翁在蜀,韩愈在潮,以教化自任,历千数百岁,文物光明,人到于今受其赐。我圣主以经术示之好,俾郡县职事者咸列于学官,复贤良孝弟之科,讲饮酒乡射之礼。其有行艺中程者,三岁大比,歌《鹿鸣》而送之。訚訚济济,有三代之风。学者去澳渫,居高明,相与讲习以为说,懿文德以待用。又有如文、韩者为之劝,其于正心、修身、齐家、治国之要,逮夫出处云为,俯仰而无愧。则西汉之经术,东汉之名节,犹以为有憾,顾所成就,卓绝何如哉。噫。师弟子分不严,朋友之道缺甚矣。稚壮改其度,(势)利(夺)其守,曾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友。岂士大夫其智反不能及;殆昔有而今亡也;未穷其技,意轻而诋倍者多矣。师非其所尊,友非其所畏,肆口而评古今,率意而议臧不,将谁使正之?夫惟学校修,则尚师友;师友正,则人伦明;人伦明,则风俗美。故既叙其建□次第,又缉缀所尝习知而为衿佩所通患者,以附于后,庶几其益勉旃。共3页,当前第2页123
秋七月既望,郡人、左朝请大夫、充显谟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赐紫金鱼袋张致远记。郡人、左朝散郎、新差权知筠州军州主管学事、借紫金鱼袋罗荐可书。
左宣教郎、充南剑州州学教授陈师孟立石。
右奉议郎、权通判南剑州军州主管学事兼管内劝农事、赐绯鱼袋陈康侯。
右朝请郎、添差通判南剑州军州主管学事兼管内劝农事、赐绯鱼袋苏籀。
右朝请大夫、知南剑州军州主管学事兼管内劝农事、借紫金鱼袋郑椿年。
共3页,当前第3页123